中國軟件行業的未來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士都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有人認為做軟件外包,也有人認為作嵌入式軟件,也有人認為應該細化行業作行業軟件,特別是最 近有人撰文大肆鼓吹中國軟件的未來就是做行業軟件,而且還特別指出幾家在中國政府、金融、電信行業比較活躍的IT公司的成功案例,但是我們有這樣的疑問, 這些公司除了能在中國特色的某些行業里靠中國特色、政府攻關做些集成項目之外,他們是否還具有潛力能健康成長并走向世界成為偉大的軟件公司呢?
觀點三、小農意識、小富即安的思想是行業軟件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對于有關人士所鼓吹的大力發展行業軟件,我分析它的原因實際上就是小農意識、 小富即安的思想在作怪,一邊在喊著口號要把中國軟件行業搞上去,一邊放不下“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既得利益,換句話說很多號稱軟件公司經營的根本就不是軟 件,而是本土特色的集成服務,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而已,因為背靠行業客戶入門比較容易,很快也能見到經濟效益,常言道眼光決定高度。講到這里,使我想起在 不久前我參加一個行業內較著名的頒獎大會,主持人希望我們這些獲獎企業的負責人講講心里話,并展望一下中國軟件企業的未來,我記得一位在行業內有些影響力 的軟件公司負責人說:“我們的企業主要是為一些比較大的企業做服務,我認為只要把他們的服務做好就行了,至于其它我們不提倡那些好高騖遠的不切實際的目 標……”這番話與小富即安有何不同?當我們在探討中國軟件行業的未來時,他居然認為把自己公司的命運綁在幾個大的行業客戶就以為高枕無憂了。大家都知道目 前全球范圍(特別是美國)的金融危機使得很多金融機構的IT預算大幅削減,那些完全靠為他們服務的公司的日子肯定很難了,在中國如果你的客戶是三鹿奶粉這 樣的企業你還能高枕無憂嗎?當生存都存在問題時還能想著打造核心競爭力然后走向世界嗎?口號而已。
觀點四、各自為政的行業軟件無法成就規模,是中國軟件公司缺乏國際競爭力的根本原因
中國軟件搞不好難道不是這種小農意識在作怪?這種小農意識也表現在有些有資本 途徑的公司依靠收購不同行業的軟件開發商的簡單加法行為來擴張,這些做法對于中國的軟件行業不會有什么幫助,對于自身成長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軟件公司也沒 什么幫助,因為收購前的軟件公司彼此是各自為政的,收購之后產品也是無法整合到統一的平臺形成規模效應。這種小農意識驅使下的行業軟件的眾生相就是一盤散 沙、五花八門、重復建設、各自為政、惡性競爭,而且大家基本上都是在使用國外的少數的幾家基礎開發工具,然后運行在國外的系統平臺上。一方面本土的行業軟 件開發商為了終端客戶打得你死我活,一方面是國外的開發工具、系統平臺供應商漁翁得利。這些行業開發商所開發的產品不能互通有無,不能彼此兼容。這就是問 題的所在,這樣的結果既不能形成規模市場,也不會成長出一個標準的產品平臺,當然成長為像Oracle、SAP這樣的跨國公司更是癡人說夢。
觀點五、開源ERP平臺軟件加上ISV開發的彼此兼容的組件模塊才是中國軟件的未來
那么中國軟件行業的未來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利用開源模式發展開源ERP平臺軟 件,利用開源模式激勵ISV開發基于開源ERP平臺軟件的彼此兼容的組件模塊,利用開源模式允許用戶可以免費使用的特性,實現低成本普及中國企業信息化并 刺激擴大內需市場的目的,利用強大的內需市場哺育出有技術優勢、品牌優勢、質量優勢的ERP平臺廠商和廣大的ISV直到中國軟件整個陣營走向世界市場。
觀點六、中國需要ERP平臺軟件廠商
為什么說開源模式能發展出平臺軟件廠商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必須先回答另 外一個問題,中國是否需要平臺軟件廠商?我的回答很明確:中國非常需要ERP平臺軟件廠商!就像剛才提到的,完全依賴于某個或某幾個行業的軟件公司是不能 走向國際市場的,更不可能成長為類似Oracle、SAP這樣的軟件公司,ERP平臺軟件本身就是核心技術的承載體,像ERP軟件這樣要服務于千千萬萬企 業的復雜的系統,如果長期依賴國外的核心技術是多么的可怕。既然是我們需要的,我們必須開發出來,但是我們不能回避的問題就是做自主知識產權的平臺軟件在 中國現階段很艱難,艱難的程度嚇倒了無數曾經苦學軟件十幾載甚至留洋海歸的所謂軟件精英,這些精英甚至最后都放棄了軟件事業轉而做游戲、做投資、做餐飲。 這是現實,我在很多場合說過我們所處的IT行業,計算機芯片被西方列強壟斷,操作系統被西方列強壟斷,數據庫被西方列強壟斷,開發工具被西方列強壟斷,中 間件被西方列強壟斷,那么留給本土的發展空間還有多少呢?即使ERP應用軟件在中國也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如果ERP軟件的機會我們都抓不住,不講創新,不 積累核心技術,那么將來我們的后代怎么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對嗎?即使有鐵血精神,即使有亮劍精神,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科學的 方法論,那也只能是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的盲動冒進,兩年前大喊做中國的微軟口號的麒麟操作系統不也以丑聞而草草收場了嗎?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創新,如何抓住機會?